顺应天道,护生节用儒家的动物保护观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蒋劲松

本文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蒋劲松老师在年第五届良食峰会“健康可持续饮食与动物福利”分论坛上的主题演讲,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带领,纵览从先秦到清末,看看历朝历代的先贤大儒们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支,自孔孟以来,上至政教社稷,下至黎民生息,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动物观和食物观方面,它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同样深远。

在介绍儒家的动物保护观和食物观之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西方动物保护的基本思路,作为一个参照的背景。

从西方动物保护的角度来看,动物保护大概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把动物作为资源和环境的一部分来保护,主要保护的对象是野生动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在地球的生存。基本原则是农场动物可吃,但珍稀的野生动物不可吃,这基本上也是中国当今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指导思想。这样一种观念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为普罗大众所接受,但仅仅以这样一个动物保护观念来看犹有其不足,比如很多人对伴侣动物的保护常常受到他人质疑:为什么要保护伴侣动物,它又不是野生动物?

所以动物保护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层次:把动物作为可以感知痛苦的生命来保护。我们常常说猫、狗这些伴侣动物、实验动物,它们也会疼痛,也有情感、家庭,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不应该给它们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这样一个动物保护的观念就是所谓的动物福利。动物福利的观念是指动物在伦理上是可以吃、可以利用的,乃至于可以用做实验,但是我们要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这样一来,动物保护的对象就扩展到了伴侣动物、农场动物,乃至于工作动物、实验动物,都需要保护。这个层次的动物保护的目的就已不仅仅为了人自身,已经把伦理关怀的视角扩展到了动物本身,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超越。

但在这种保护理念中人跟动物仍然不是一个平等的层次,更进一步的动物保护的层次是强调平等观,是把动物作为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来保护,主要有两种思潮:一种是彼得·辛格(PeterSinger)提倡的“动物解放”,另一种是汤姆·里根(TomRegan)提出的“动物权利”。

这两种伦理学的论证思路并不太一样,但最终要求其实都一样——要减少、禁止、消除人类对动物的剥削和迫害,强调人与动物平等。这种动物保护来得更加激进彻底,甚至要求颠覆我们已有的很多社会体制,比如今天的屠宰业、动物实验等等,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很激进的。但是这样一种动物保护的思想,在西方学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乃至于在社会人士当中也有很大影响,包括在现代西方影响巨大的素食运动,其实也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

我们用西方动物保护的三种境界,即保护野生动物、动物福利、人跟动物平等这三个境界作为一个背景,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儒家是怎样来看待人跟动物的关系。

谈到儒家的动物保护思想,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论语》里面的一些片段,并认为儒家是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比如在《论语》里面,孔子说“伤人乎,不问马”,很明显这是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