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熏腊肉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制作方法,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然而,熏腊肉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烟尘、废水和废气等。下面将介绍几种减少熏腊肉过程中污染的方法:
合理规划熏腊肉场地
熏腊肉场地应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同时,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设施,以避免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采用环保炉灶
传统的熏腊肉方法使用木材或煤炭作为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气。采用环保炉灶,如燃气炉、电炉等,可以减少烟尘和废气的排放。此外,还可以使用催化燃烧装置等环保设备对熏腊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
增加烟尘处理设施
在熏腊肉过程中,烟尘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增加烟尘处理设施,如安装烟尘净化器、使用烟道除尘器等,可以有效减少烟尘的排放。此外,还可以在熏制前对肉类进行腌制或涂抹调料,以减少烟尘的产生。
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熏腊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和盐分等污染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如沉淀、过滤、氧化分解等。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如用于灌溉、洗涤等。
合理利用废弃物
熏腊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木炭、煤渣等,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木炭可以用于制作活性炭、煤渣可以用于制作砖块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加强管理监督
加强对熏腊肉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建立熏腊肉企业的环保档案,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或淘汰。同时,还可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探索新型技术
积极探索新型的熏腊肉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可以采用电热技术、红外线技术等非燃烧方式进行熏制;使用低硫燃料或无硫燃料减少废气的排放;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废水等。这些新型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熏腊肉的品质和效率,还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减少熏腊肉过程中的污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规划场地、采用环保炉灶和烟尘处理设施、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合理利用废弃物、加强管理监督以及探索新型技术等。只有这些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才能实现熏腊肉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
近日,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发布通告称,城区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熏制腊肉、腊肠等需送到指定的集中熏制点。通江县一集中熏制点的公司仅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被指打卖肉广告。11月22日,极目新闻从通江、南江两县综合行*执法局了解到,出台该规定是为了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兼顾环保和用火安全。两地多个集中熏制点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集中熏制要收取加工费或材料费。另外,记者注意到,此前巴中相关部门曾在该市巴州区、经开区、恩阳区指定了10个腊肉熏制点。另据巴中市环保部门消息,今年10月,因腊肉熏制频发高发等导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履职不到位,当地4个街道办主要负责人被集中约谈,相关责任人被全区通报。通江县通告(知情人供图)两县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指定多个熏制点11月15日,通江县综合行*执法局联合巴中市环保局、相关街道办、新区管委会,发布了《关于在通江县城区集中熏制腊制品的通告》。通告表示,“随着熏制腊制品高峰期到来,熏制产生的烟尘将污染空气,影响市民生产、生活,并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为尊重传统、方便市民,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熏制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禁止在县城区农贸市场、居民小区院内、楼道、阳台、屋顶以及岩坡旁、路边、河沟等非指定地点熏制腊制品;禁止在县城区内擅自搭建腊制品熏制设施;县城区腊制品实行定点集中熏制。”通江县的通告中还公布了两个集中熏制点的地址和电话,其中一家注明“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通告还提到,凡违反本通告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依法处理。妨碍执行公务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依法处理。通告公布了指定的熏制点及电话,另附有举报电话及相应的处罚措施。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11月20日,南江县综合行*执法局届发布了《关于县城区内禁止熏制腌腊制品的通告》,与通江县相似。通告表示,严禁在城区范围内熏制腊制品,即城区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不得在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公共场所(包括公共道路、居民小区、阳台、屋顶等场所)擅自设置、搭建临时设施熏制腌腊制品;凡需熏制腌腊制品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可到春场坝市场、红四门市场、佳达市场、南河郦景市场腊货熏制收集点,与熏制业主协商具体熏制事宜;凡未在指定地点熏制腌腊制品的行为,执法人员将予以劝导、制止,对拒不改正者,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条规定处以至元罚款。南江县通告(当地媒体报道截图)集中熏制需收取加工费或材料费,但不指望挣钱上述通告引发部分网友讨论。有网友表示,指定熏制点不妥,若收费是否有相应的标准?还有人质疑,公司要求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这是在打卖肉广告。11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联系了通江、南江县多个熏制点,均表示已收到上述通告,集中熏制需要收取相应的加工费或材料费。通江县壁粥街道办一熏制点企业负责人对记者称,该公司不卖肉,会在城区设点收肉,再拉到工厂熏制,如果是单位有熏制需求,双方需要签订协议。如果居民送来的肉已经腌制好,加工费每斤1.6元,未腌制好则是4元每斤,“这是为了完成相关部门的环保指标,也不指望挣钱。”该县另一处熏制点是巴山牧业,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