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baidianfeng.39.net/
编者按
年5月16日,《人民论坛》刊发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教授理论文章《衡量绿色发展:突出生物多样性价值》。
文章指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国际层面衡量绿色发展问题侧重于宏观经济、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及包容性增长等方面,我国也构建了基于国情的绿色衡量指标。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绿色发展全局,但目前其经济及应用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提高公众认知,重视生物多样性价值,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文如下
●●●●●●●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共识。年,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推动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尽快达到峰值,争取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年,为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推动构建“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我国一直是绿色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尤其突出生态优先,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能源体系结构改革,提高资源、能源和生态效率,并作出“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本世纪初,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就提出,人类社会运行正经历从A模式向B模式的转变。A模式是依靠过度消耗自然资本,产出人为膨胀的泡沫经济模式。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伴随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具有不可持续性。当今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资源环境急剧恶化,自然资本的供需矛盾愈发突出,A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渐被B模式取代。B模式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绝对脱钩的“减物质化”,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旨在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开展全球联合行动、保持物种和气候稳定,追求全球发展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保留未来人类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
绿色发展建立在B模式理论基础上,注重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促进。绿色发展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支柱,但又不简单等同于环境保护或环境友好,其基本含义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损害及改进自然资产状况。绿色发展兼顾代际和区域公平,外延可扩展到改善社会福祉、提高社会质量以及社会发展等社会进步的内容。因此,绿色发展本质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