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人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就是“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与此同时,人们在谈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话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实践时,也总是离不开这三个关键词及其涉及的领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仍有一些人,包括一些地方、部门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一些专家、学者,在这个重要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其中,有的人只重视资源,不重视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的人只重视资源、环境,不重视生态系统,甚至将生态系统归结为资源、环境。值得庆幸的是,自党的18大以来,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不重视环境的倾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变。然而,仍有迹象表明,不重视生态系统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在一些人看来,只要重视资源、环境就已经足够了,至于生态系统则无关宏旨,甚至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生态系统的概念。我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既要重视资源、环境,更要重视生态系统。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点理由:当今世界对自然之于人类功能的认识早已跨越只重视资源、环境的阶段,而进入既重视资源、环境,更重视生态系统的阶段。如果至今还停留在只重视资源、环境的阶段,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由不系统到系统的过程。人们对于自然之于人类功能的认识也经历了由认识资源到认识环境,再由认识资源、环境到认识生态系统这样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自然资源对于人类实体的直接有用性和失去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危害性较易于被人们感知和认识。譬如,人要吃饭就必须有食物,人要穿衣就必须有制衣用料,人要住房就必须有建筑材料,人要生产就必须有生产资料,……如此等等,都是能够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旦资源出了问题,人们即时就能感受得到并做出反应。而环境相比于资源而言,还不是那么直接,即使环境出了问题,也有一个相对较长的产生、积累和变化过程,如果还没有超出环境容量导致人们不可忍受的后果,则未必能及时做出反应。因此,人们对于环境重要性和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也要相对滞后。至于人类对于自己置身其中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性的认识,更是长期处于茫然无知的状况,以致连“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也是直到年才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首次提出来。年出版的著名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则表明,“她从生态系统中发现了杀虫剂的危害景象”①。而该书在世界诸多国家的发行又进一步表明,“人类对环境的忧虑已由区域转向了全球生态系统”②。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年,当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把经过长达4年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联合国大会时,才在国际社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正如该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的:“我们过去一直对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表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