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一带一路的底色是什么中国一带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划重点:近年来,中国正在从之前的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转变。中国的*策与行动已成为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从“中国方案”到“中国行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坚持绿色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在“超时”40多个小时后,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5)终于在“分歧”中落下大幕。尽管本届大会创下“谈判时间最长”的记录,但成果却不彰,各方对于《巴黎协定》谈判的遗留问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等仍未取得共识,把问题继续留给了年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全球绿色之路艰难,各方期待“中国作用”本次大会或许只是全球绿色之路的一个缩影。纵观国际,全球气候治理挑战诸多:●美国已正式启动《巴黎协定》退约程序,预计将于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发达国家承诺在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亿美元资金的承诺远未落实;●发展中国家阵营也出现分化,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态度有所后退;......▲上海奉贤菜花节上“油”画长卷《丝绸之路》全景。(图片来源:新民网)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愈发期待“中国作用”。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正在从之前的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转变。中国的*策与行动已成为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中国早已向世界宣示,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表率,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制定自主贡献四大目标,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在这条发展之路上的落点都在一个字——“实”。节能减排“实”。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年下降45.8%,提前实现了年碳排放强度比年下降40%-45%的承诺,累计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世界首位。引领合作“实”。年以来,中国先后与欧盟、加拿大、法国、新西兰、智利、俄罗斯等国家(集团)签署有关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以双边气候合作促进多边气候合作。从巴黎气候大会到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再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积极引领设置气候变化议题,凝聚国际共识,协调各国分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外援助“实”。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承建垃圾发电站,助力巴基斯坦的造林计划......中国通过项目实施、物资捐助、技术援助等方式,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把提升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适应、清洁能源、防灾减灾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水平落到实处。“一带一路”,能给全球绿色发展带来什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