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8713959.html
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
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国信环保与公用事业观点
1)《规划》对包括双碳、电力、新能源在内的多项发展提出目标,明确加快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2)与之前*策相比,本次文件提出的发展目标基本符合预期,并首次提出包括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9%,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等新目标,确保新能源、储能发展趋势;
3)文件进一步强调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建立适应新能源、储能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势在必行;
4)投资建议:1、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收益率较高的优质资产,核电估值将得到提升,推荐“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2、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更能体现供需、成本、和环境价值,新能源建设成本不断下行,新能源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推荐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3、*策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长协煤价+长协电价*策有望落地,联动机制形成,煤电市场化交易扩大,火电盈利拐点出现,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4、新能源为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利好电能综合服务及智能配网建设,推荐电能综合服务商苏文电能。
评论
《规划》中双碳、电力、新能源发展目标
提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主要目标:①确保能源保障安全,到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达到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②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到年,单位GDP 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③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电力协调运行能力不断加强,到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 用电负荷的3%~5%。
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①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整装开发条件、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地区,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开展风电、光伏发电制氢示范。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积极发展太阳能热发电。②因地制宜开发水电。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到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左右。③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到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左右。④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海洋能等。
2.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①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②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优化输电曲线和价格机制,加强送受端电网协同调峰运行,提高全网消纳新能源能力。③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水平,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到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过2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左右。④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合理配置储能规模。优化布局电网侧储能。⑤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力争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 负荷的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达到 负荷的5%左右。
3.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①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②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十四五”期间节能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新增煤电机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③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④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⑤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4.合理配置能源资源:①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有序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提高存量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新建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优先规划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更高的通道。②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十四五”期间,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万千瓦以上,新增开工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万千瓦以上,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力争达到小时以上。
5.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①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积极推进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科学优化电源规模配比,优先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实施“风光水(储)”、“风光火(储)”等多能互补工程,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 化利用可再生能源。②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安全有序推动沿海地区核电项目建设,统筹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③“十四五”期间,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年综合生产能力增加3.5亿吨标准煤以上。东部和中部地区新增非化石能源年生产能力1.5亿吨标准煤以上。
6.建设现代能源市场:①优化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和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机衔接的电力市场体系。按照支持省域、鼓励区域、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方向推动电力市场建设。②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省级电网、区域电网、跨省跨区专项工程、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持续深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电、核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
《规划》中十四五能源目标与之前*策目标对比
将本次《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与之前的*策相关目标进行对比,十四五期间各项目标基本符合预期。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因地制宜发展水电,有序发展核电,按需合理发展煤电,推动气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方向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部分新指标,包括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9%、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等。发电占比目标的提出确保了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的扩张趋势,灵活调节电源占比则确保对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的扩张。
同时,《规划》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创新有利于非化石能源发电消纳的电力调度和交易机制,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有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方式拓展消纳空间,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这确保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趋势是适应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有序、有利”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方向不会变化。
投资建议
1、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收益率较高的优质资产,核电估值将得到提升,推荐“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2、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更能体现供需、成本、和环境价值,新能源建设成本不断下行,新能源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推荐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3、*策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长协煤价+长协电价*策有望落地,联动机制形成,煤电市场化交易扩大,火电盈利拐点出现,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4、新能源为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利好电能综合服务及智能配网建设,推荐电能综合服务商苏文电能。
风险提示
相关*策不及预期;用电量增速下滑;电价下调;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分析师承诺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 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
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证券分析师:*秀杰
-
E-MAIL:huangxiujie
guo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