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米公小学翰墨飘香润心田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4333.html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通讯员余慧慧陈逸飞

岘山耸翠,汉水鸭绿,古城巍巍。坐落于汉水之滨的襄阳市米公小学,因西邻米公祠而得名。学校创建于年,原名“鸿文书院”,年更名为“襄阳市米公小学”。

市米公小学坚持以“书写人生、奠基未来”为办学理念,以“书法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打造品位高、内涵深、环境雅、特色显、质量好的文化校园。

年12月,市米公小学被评为“湖北省文明校园”。

丰富载体提升素质

一直以来,市米公小学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形势、部署工作、推动落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在市米公小学的校园、走廊、教室、办公室显要位置,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和《中小学生守则》,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品德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达%。

学校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相结合,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评价机制;通过“每日四问”,促使教师自省、自警,提升师德境界;开展“全员育人”活动,及时记录学生的点滴成长和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查摆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举办道德讲堂之“讲述米公好故事,传递米公正能量”活动,引导师生聆听道德故事、感悟道德力量,让心灵得到净化;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对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展示;定期开展“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师德师风报告会等,努力营造“扎实练真功、静心搞教学”的良好氛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优化环境浸润无声

行走在市米公小学的校园里,绿树、鲜花、翠竹、盆景、雕塑使人赏心悦目:永字八法路和文化石向学生传递着“扎实习字,踏实做人”的人生哲理;十二生肖文化苑为学生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在校门口,利用校外宣传阵地介绍校园文化整体构想,布置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墙——“一横一竖中国字,一撇一捺中国人”,阐释学校红色教育目标和愿景,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校园醒目位置开设“听*话、感*恩、跟*走”等宣传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设立“红色之声”广播站,定期播放红色歌曲、宣讲革命故事,激励学生学习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学校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利用每一层楼、每一面墙、每一条路,打造以校园文化为主、班级文化为辅的动态教育景观,教室、走廊墙壁上张贴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校园文明少年风采展示等内容,激励学生崇尚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各班结合实际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墙,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同时,学校利用宣传栏、教室板报、广播室、电子显示屏、校报校刊等宣传阵地,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树立榜样以德育人

市米公小学学生刘果妮曾荣获年襄阳市首批“新时代好少年”称号。身患疾病的刘果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老师、同学们给予自己的温暖传递出去,弘扬正能量。刘果妮的故事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弟学妹。

学校把立德树人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既学书法,也学做人。文明有礼、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勤于创新的文化之风盛行,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雷锋活动月、清明祭英烈、寻访红色印记、保护汉江母亲河……学校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劳动教育,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在全校营造行文明事、说文明话、做文明队员的良好氛围。

“文明校园建设需要久久为功,我们今后将更加求真务实,不懈努力,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让百年老校再书新华章。”市米公小学校长金高明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