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对长江水质进行检测了,检验结果表明这些年长江的水质确实越来越好了,我想这也是因为长江大保护的*策落到了实处。”近日,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李佳烨通过实地采样,用科学的方法得出长江南京段水质的真实情况。团队成员在江边清理垃圾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用专业所学为长江“体检”,以青春力量守护一江碧水,李佳烨不是一个人。从今年7月开始,他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迹长江”实践团队的五十余名成员分赴江苏、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地开展长江大保护社会实践,发挥航空专业优势,完善无人机设计,与水利、渔*等部门展开合作,调研长江生态环境发展,走访沿江居民,了解长江生态环境变化与文化传承。这是这支大学生团队连续第六年开展长江保护的实践活动。六年来,虽然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团队助力长江大保护的宗旨从未改变。三百余名队员接续传递,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文化传播而努力,团队规模也从最初的九人发展到现在的五十余人。“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开展巡河活动,看到长江水越来越清澈,长江文化传播越来越广泛,我想这就是我们开展实践的意义所在。”“绿迹长江”实践团队队长马泽文告诉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