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至16日,涪江流域川渝九地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在绵阳召开,围绕涪江流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广泛开展联合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青绿山水呈现绵阳生态之美
近年来,绵阳通过大力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使得流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参加研讨会的嘉宾先后走进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仙海水利风景区和绵阳城市规划展览馆,见证绵阳绿色发展之美。
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翔——
在绵阳,我看到的是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人和的生态美景,我想这跟绵阳市大力推进涪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很大关系。
重庆市铜梁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伟——
绵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美丽画卷,也体现了长江上游城市的责任和担当。
九地同心为“母亲河”发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全长多公里的涪江,滋养着3.6万平方公里巴山蜀地。
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会上,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发布联合倡议,共同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合作、优势互补的涪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委书记任丽平——
这次川渝九地签订倡议书意义重大,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全流域共守护”理念的一次统一行动。
希望在流域水生态保护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流域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和保护,打造一个人水相依、山水和谐的魅力涪江。
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专家委员、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丁炜鹏——
建议把岸线防护同基本农田、生态湿地保护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流域水质提升以及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力保障。
携手共建把涪江变“福”江
按照联合倡议,接下来,川渝两地将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抓手,在涪江流域治理机制体制建设、协同治理方面着重发力,持续加强川渝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协同、措施协同、*策协同、能力协同,共同实现生态环保能级跃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永会——
这次研讨会听到最高频的词就是共同、联合、协同。我们九个城市要进行联防、联控、联治、联管、联保、联建,在法规制定、规划制定,以及标准、规范指南、方法行动的建立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
围绕此次研讨会的成果,绵阳将继续加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做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推动各项倡议落地落实、见行见效,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千秋,让涪江成为造福流域两岸人民的“福”江。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宋德平辜宇琪唐云峰
责编:牟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