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观察国家审计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长江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众所周知,千百年来,长江为中国贡献了无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它更以独特的意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一部分。

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10年禁渔,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从攻坚战转向持久战。与此同时,我国首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简称《长江保护法》)将于3月1日起实施,筑牢长江大保护的法治之基。

《长江保护法》针对长江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特别的制度措施,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标志着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的指示要求,以及*中央有关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审计主动担当作为,为依法推动长江流域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驾护航。

依法治病,长江有了“金钟罩”

进入新时代,长江保护正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列入*治议题与社会议题中。

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战略。*的十九大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但长江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保护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行为准则,为长江永葆生机活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这是一部具有针对性、特殊性和系统性的法律。《长江保护法》正是为了给长江“治病”,建立“免疫”屏障而制定,对于依法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部法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要求,针对长江流域的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特别的制度措施,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长江保护法》从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系统规定,不仅为长江流域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也为我国其他流域的依法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从长江流域系统性和特殊性出发制定出台的《长江保护法》,是一部具有针对性、特殊性和系统性的法律。

为体检把脉长江经济带全域生态环境保护,年初,审计署决定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审计。经过周密准备,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高质量完成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项目,为推动这部流域法律的出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清水。

突出问题导向,促进流域立法更加精准

此次审计,审计署会同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功能,推动解决制约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审计客观反映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揭示查处了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深入分析体制机制制度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绿色财税、绿色金融等共抓大保护*策体系不健全,生态流量监管缺失小水电无序开发问题突出,网络销售电鱼机缺乏监管非法电鱼问题泛滥,大量生态环保资金结存沉淀未发挥效益,重要河湖生态修复未达预期,以及盲目建设开发区、环境监测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非法排污和违规占用岸线问题突出。

上述问题的揭示,对中央相关*策落实推动力强,促进了有关部门和地方*府积极采取整改措施,有力纠正了不利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审计机关展现了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效。

《长江保护法》首次建立了生态流量保障制度,明确了主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了重要断面保障措施,建立了监测体系,实现了长江流域主要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全覆盖。根据《长江保护法》的规定,相关部门将生态水量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以加强水工程调度监管,落实生态流量调度要求。此外还建立了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开展了保障鱼类产卵期、河口咸淡水平衡等敏感生态用水保障研究,深化了生态调度试验,加强了重要河段生态调度效果评估,建立健全了生态流量标准体系。

如今,根据顶层设计,长江“十年禁渔”已经全面启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相关部门也已经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强化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持续保护修复。与此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也在有序推进中,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新模式逐步建立起来。

基于此,为推动《长江保护法》的落地实施,目前亟须开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问题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规划,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好长江流域重大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今后一段时期,审计机关将督促相关部门按照突出安全功能、生态功能、兼顾景观功能的次序,系统推进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首份“长江体检报告”背后的专业思考

此次长江经济带审计结果公告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影响力大,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