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下,风吹过新区,带来些许清新。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大比武经过理论知识专项考试后,12月24日下午,“大比武”活动正式进入实战阶段,全省28支环保“技术尖兵”队的84名比赛选手进行了实操技能的角逐。整个比武竞技现场充满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争创 的热烈氛围。
应急拷问——分钟“污染险情”大排摸上午10时,在甲省和乙省交界距离某个村庄3公里附近一条公路发生交通事故,1辆拉有柴油的罐车和1辆拉有液氨的罐车相撞。两罐车出现不同程度泄漏,部分柴油泄漏至路边的农田里,由于柴油罐车着火,消防部门介入实施了扑救措施。由于前期现场处置不当,导致含柴油消防水通过水渠流入A河。情况紧急,省生态环境厅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通过现场指挥部调度发现,A河和B河水功能区类别为Ⅲ类,风向为东南风,风速为0.5米/s,污染可能会影响下游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安全。而A河B河汇合后50公里由甲省流入乙省……,情况紧急,环境监测人员接到通知后 时间应该怎么办?
以上是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地表水污染事件的预设场景,是此次“大比武”实操比赛中选手们面对的 道题。
裁判组相关专家介绍,设置这个水污染事件的模拟场景就是考察技术人员应对突发污染事件开展应急监测的能力,具体涉及应急监测方案的编写、采样点布设、现场监测污染物确定、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处置建议报告等全过程。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为污染事故的处置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和决策上的依据,所以这项工作非常重要,监测数据必须快速、准确、及时。这个应急污染监测案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题,需要参赛人员具有长期专业知识的积累,敏锐的发现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按照比赛流程,各参赛队员均需要在分钟内完成四个环节的考核。时间紧,任务重,现场每一位参赛人员认真思考、团结协作,各参赛队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内容。
“我在 场的应急监测方案编写中还发挥的不错,但后面三场比赛,明显感觉时间不够。因为,我们要根据考核组提供的二十多个时间点的数百个数据来分析污染事故的进度和程度,比如污染物超标多少倍,哪一河段污染严重,并对污染团移动进行预测等。只有数据分析准确、规范,才能模拟出事故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挑战。”来自兰州新区环境监测站的队员说。
技术比拼——监测能力“试金石”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哨兵”,水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整个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月25日,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进入技术实操比赛阶段,考核内容是水样监测。上午8时,参赛技术人员就开始入场,有序领取比赛密码样、实际水样、加标水样,并进行赛前仪器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保障水质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不可小觑。举个例子,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地表水水质是怎样的,并采取相关的管控措施。但监测人员在分析过程出现纰漏的话,那就会直接影响到后期地表水管理措施的方向。如果把能喝的饮用水测成不能喝的水,或许会直接造成人为恐慌和经济损失。”
一位裁判组老师指出,这次实操比赛主要考核参赛队员监测水中石油类含量和水中氨氮含量的分析测试能力。
“参赛队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分析确定自己领到的水样中污染物的浓度,监测技术的规范性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是评判的标准。”考核组相关人士介绍说。
“水样监测是一件非常精细的工作。我感觉真是需要丰富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操作能力,这次比赛很紧张,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还有诸多的不足,但是通过比赛,也使我增长了知识和技能。”一位临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赛队员感慨道。
下午4时许,参赛队员的水样监测实战考核顺利结束。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的实战考核,从应急监测到具体水样分析,内容全面、实用,极具挑战性。参加这样的大比武活动,增加了大家交流学习、切磋技艺的机会,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技能都得以很好的提升。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甘肃日报》刊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杨建武署名文章:扛牢生态环境领域全面从严治*的*治责任
杨建武调研庆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微视频
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开幕
省委*史学习教育第四巡回指导组到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史学习教育评估工作
*史天天学(12月25日)
学习进行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