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殷婷
8月24日上午,山东省*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9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措施》,提出了8大体系28条措施,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激励,压实了规划环评法律责任,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提高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部门齐抓共管、公众积极参与的大环保格局逐步形成。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继续健全完善*委领导、*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方面。山东将健全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工作机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效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压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同时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健全环境治理信用制度,深入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加快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融合,全面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实现 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书记、厅长宋继宝指出,“十四五”期间山东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环境治理市场,深化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价值实现体系和生态产品交易体系,探索建设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同时,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执法改革,开展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实现领域、要素、区域全覆盖。
下一步,山东将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智库建设,开展生态环境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成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