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桌湖南饭丨杂草防控院士柏连阳百

湖南,鱼米之乡。

街边巷尾,小小方桌,嗦一碗地道的米粉唤醒味蕾;午间时分,火辣辣的湘菜上桌,品尝美味的同时聊着火热的生活;傍晚,在万家灯火下排队如云的街边小店,品类丰富的湖南夜宵香味四溢……一日三餐之间,湖南味道离不开湖南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饮食文化,更离不开农业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的研发,是他们让我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怎么样做好一桌湖南饭?6月21日晚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来自湖南农业领域的7位院士,养猪院士印遇龙、辣椒院士邹学校、鱼院士刘少*、茶叶院士刘仲华、杂草防控院士柏连阳、食品工程院士单杨、木竹院士吴义强,和大家聊一聊湖南饭桌上,你看到的那些家常菜。

“我是粮食的守护者,从事植物保护,杂草防控,因为杂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很大,弄得不好限制生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告诉记者,“希望大家要重视植物保护工作,要科学合理绿色的防控有害生物,让我们的粮食既有产量又有品质,环境更优美。”

柏连阳院士专业研究除草30多年,研发了系列多靶标除草剂。“如果不用除草剂,全世界粮食将减产40%。”柏连阳告诉记者,当前他和团队正研究如何绿色控草,主要通过生物控草有机肥,可以让草不长,让水稻生长。

“我中午和晚上的饮食习惯是必吃米饭。”据了解,柏连阳院士和团队在湖南南县成立了稻虾米研究院,将研究低镉大米。“稻虾米一个是品种、栽培技术比较好,同时南县土壤环境很好,是碱性土,这个土壤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品质好的米。”

柏连阳院士年被分配到农科院工作,在这里他遇见了袁隆平院士。“一到院里来,袁老正在进行两系杂交水稻,我就给他做质保技术,不能让他田里的病虫草把他好的品种吃掉了!”柏连阳院士告诉记者,袁老经常教育指导他们,“一定要做出对农民真真实实有用的,对农业真正有贡献的研究。”

“我一直都记得袁老说的,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一定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所以我也是这么做的,要研究出让农民用得上的成果。”柏连阳说。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实习生*雅丽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