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周星牛洁
四月天,花儿吐艳,柳枝婀娜,处处芳菲浸染。
今天是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能为自己的家园做些什么?
恰逢“世界地球日”,郑州潮玩地标——“可口可乐加乐站”迎来全新升级,变身新潮环保打卡地。在这里,一场“回收我·回头见”主题活动即将惊艳绽放。
变身
世界地球日,
可口可乐加乐站迎来全新升级
更有新意,更添“心”意。
4月22日,河南郑州永威木色商场二楼,可口可乐加乐站迎来全新升级。
“回”“回收我”“回头见”……走进店面,入口处、点餐处、休息区,一个个带着箭头的“回”字元素处处可见,与店内的可口可乐红相互映衬,引人入胜。
这个于年6月开设的郑州首家加乐站,融美食、展览、周边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郑州潮流地标。此次升级,升级的不是装修,而是可口可乐关于环境保护的愿景。年1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了可持续包装的愿景,名为“天下无废(WorldWithoutWaste)”。承诺到年,可口可乐系统在全球范围使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到年,全球范围内助力实现公司销售产品所使用包装的等量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回收我—回头见—回来了”这一形象的资源循环口号,让大众能够更直观、更完整地感受饮料瓶循环再生的旺盛生命力。
这次,带着箭头的“回”字标识,就是这项“天下无废”可持续包装愿景的一步实践。“回”字标识以回字为基础,倾斜并发散形成放射状箭头图案,直观地表达饮料瓶循环再生的理念。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产品瓶身包装中融入了“回收我”可持续标志,采用“对话”方式,鼓励消费者共同参与“天下无废”的行动中。
奇妙
一个饮料瓶的
全新“生命旅程”
更有巧思,更具价值。
通过“回收我”,每一个饮料瓶都有了新的旅程,也和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关联,它可以变身成为一副眼镜、一把雨伞、一个背包或者是一件衣服,持续焕发新生。
饮料瓶“变身”后的彩虹眼镜、在乎包等环保再生品
怎样“回头见”?走进可口可乐加乐站,我们可以一起探索这场全新的“生命旅程”——饮料瓶被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后,会通过分拣,去除瓶盖和标签,再切割成碎片,清洗去除所附着的污物、油污后,进入干燥处理,降低碎片含水量,随后碎片经过熔融、挤压、过滤、造粒、固相缩聚,最终形成再生聚酯颗粒,而这些再生聚酯颗粒通过拉丝处理可以变成原材料线卷,从而进行纺纱、织造等流程,最终可以做成品种丰富的面料,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历经千锤百炼,一个个饮料瓶环保再生品就降生了。
这套清废工人的制服是由可口可乐中国设计定制,其中融入了RPET材料,衣服上和手套上的回字元素呼应了“回收我回头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乎
一把“伞”讲述一家
企业的用心用情
更具情谊,更显在乎。
“回收我·回头见”循环标志、郑州地标性建筑、美好多元的地球村……在这次全新升级的可口可乐加乐站户外摆位处,有一处设置十分显眼,它就是由65个饮料瓶循环再生的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在乎伞·家园”。
“在乎伞·家园”的外侧创意灵感源于小朋友心中的地球“家园”,寓意珍爱环境才能让我们的地球“家园”生生不息。而其内侧,则融入了郑州地标,寓意郑州太古可口可乐的家园之情——家在河南,在乎河南,与河南高质量协同发展。
作为一家根植河南26年的企业,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早已融入河南人民的生活。
26年来,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持续帮扶2万余位妇女创业或再就业,为近5万乡村儿童送去净水安全知识和设备,拼尽全力,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而在环保之路上,年开始,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持续打造了多把“在乎伞”,用积极的行动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全力以赴,同时推动太古可口可乐“可有为乐有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地实践。
有梦想,更有作为,这场“回收我·回头见”是起点,更是初心与坚守。
大奖
来大河报豫视频直播间,
赢取盲盒、霸王餐!
今晚7点,大河报·豫视频联合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开展“郑太宠粉之可口可乐加乐站地球日专场直播”。届时,除大河报·豫视频客户端直播平台外,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官方微博也将同步发起直播。
环保+科普,趣玩+学习,这场直播,我们将走进郑州可口可乐加乐站及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工厂两个场馆,带你直击“回收我·回头见”活动专场。
其中,在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工厂,网友可以通过镜头,深入可口可乐制作工厂,“实地”了解可乐的诞生之旅。
宠粉日,
怎么少得了专属福利!
直播现场,我们准备了盲盒、霸王餐、可口可乐系列产品等互动奖品,给你多重惊喜,专属宠爱。
今晚7点,让我们不见不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