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生态文明的文化沃土访三江源生态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国家公园论坛召开之际,记者就如何培植生态文明的文化沃土,传播生态文化问题,特意专访了《三江源生态》杂志执行总编唐涓。唐涓认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人民“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殷切嘱托,一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的攻坚战已经打响。她说,“作为在国家生态全局中拥有重要地位的青海省,如何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彰显青海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特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在我看来培植生态文明的文化沃土尤为重要。”她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要想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博得共识,仅仅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种子生长的文化沃土。要充分发挥生活在三江源的藏族群众恪守着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信仰力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取之有度。最大限度保持住最独特壮观的自然奇景,最大力度的保障高原野生物种基因库和亚洲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当每一位公民具备了良好的生态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见到实效。”她介绍,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创办的期刊《三江源生态》自年创刊,以丰富详实的文字,精致壮美的图片,宣传三江源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其中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18日启动的“饮水思源”大型生态公益活动,也是旨在呼吁全社会有志之士携手同行,共同守护人类生存的家园,这已成为当下全世界的共识。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主题的首届国家公园论坛胜利召开,我深信随着国家公园建设深入实施,逐步、有效解决以往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用点点滴滴去滋养生态文明的文化土壤,生态文明的种子一定会在江源大地上茁壮生长、落地生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