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不施化肥农药巧用立体循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8D%8E%E5%9B%BD/3725442?fr=aladdin
不施化肥农药巧用立体循环

平和探索“稻田蛙”种养模式

连日来,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的“稻田蛙”养殖基地里一派耕作农忙景象,农户们正抢抓农时,进行新一轮的稻蛙种养。“我们的养殖基地有60亩,单算蛙和稻米,去年收益多万元,今年蛙和稻米的行情都不错,收益预计达到万元。”基地负责人朱振伟说。

据悉,“稻田蛙”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是近年平和因地制宜探索实施“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综合种养和水旱轮作模式——上半年种植水稻,配套养殖虎皮蛙、田螺、鲫鱼,下半年轮种芦溪芥菜、萝卜、莴笋等蔬菜,形成系统内物种共生、循环的生态绿色种养殖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稻田蛙”立体循环农业试点在秀芦村取得成功,亩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

成功的试验让芦溪镇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也陆续加入“稻田蛙”种养队伍,蕉路村的村民叶建青就是其中之一,他把自家15亩水田地改成“稻田蛙”种养地,“这15亩地以前种水稻,水稻一年两季亩产才斤左右,现在改成‘稻田蛙’模式,虽然水稻产量下降了,一年两季亩产0斤左右,但由于不施化肥农药,稻米质量提上去了,价格也翻了一番,而且还增加了‘稻田蛙’的收入,每亩地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叶建青说。

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增收,芦溪镇因势利导,指导朱振伟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立*支部,引导村民加入合作社,采用“*支部+企业+合作社+村民”的模式,由合作社给农户分配秧苗和蛙苗,对种养管理技术和销售进行指导,有效实现“合作社有发展、农户有增收”的双赢目标,越来越多的农户也随之参与进来。

截至目前,芦溪镇共有12个村、多名农户参与到“稻田蛙”种养队伍中,多亩“稻田蛙”乡村振兴田已在芦溪镇的大小土地上铺开。

⊙林泽霖*宇雄

??????

*本文版权归平和新闻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

??

责编

张艳珍审核

朱国文

监制

曾建彬总监

叶庚成

来源

平和县融媒体中心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