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你我同行写在第11个全国低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19/6010389.html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郑家裕摄(人民图片)市民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长江竹岛上跑步。在宜宾,绿色生活方式日渐受到欢迎,宜宾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境内的岱湖滩光伏电站,在晚霞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肖本祥摄(人民图片)今年7月10日至16日是第33个节能宣传周,7月12日是第11个“全国低碳日”。“绿色低碳”“节能降碳”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热词,并且已经从理念化为具体实践。中国各地方、各行业都行动起来,每个中国人也都身体力行,为节能降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节能减排档案——“”背后的低碳故事千克。这是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居民姜艳华全家年减少的碳排放量。这一数据,来自姜艳华家中一本特殊的账——节能减排档案。在姜艳华的家庭节能减排档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姜艳华一家的生活开支和碳排放量。“我之前在厂里的档案处工作,退休后为了在家中实现节能减排和节约开支,我又干起了老本行,用节能减排档案记录家里低碳生活的变化,现在已成了一种习惯。”姜艳华说。除了能在票据账单上发现用水用电等问题,姜艳华还在每月记录数据的右侧位置,附上了低碳环保的节能减排措施。除了带领自己全家节能减排,姜艳华还在社区组建环保宣讲团,分享自己的低碳生活经历,倡导更多人做绿色低碳的践行者。如今,这样的公益演讲她每年得做近百场,PPT也做了近百个。打开PPT可以发现,里面数不完的是姜艳华的环保经历——空豆油桶和泡沫箱养花种菜,旧雨伞和饮料瓶盖做成装饰,旧床头改成橱柜……“做环保讲座,没有PPT可不行。”姜艳华说,起初就是靠一张嘴讲,后来她成了沈阳市沈河区科普大学的环保讲师,学员数量骤增,PPT也从无到有,做得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10年来,姜艳华在沈河区等多个社区讲了多场科普课,听众近3万人。为了吸引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