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力度把握民法典绿色原则的重大

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我们从保障力度、基础力度、抓手力度、关键力度、底线力度等五个“力度”来理解民法典“绿色原则”的重大意义与时代价值。

保障力度:生态制度创新的集合影响力

美丽中国的实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关键在制度保障和创新。实现环境保护领域相关法律与民法典的紧密对接与有效互动,将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生活、生态安全等融入其中,最终都要体现为*治制度安排,也体现了现代生态价值观的时代性,展示出生态制度创新的集合影响力。

民法典中有关生态保护的表述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并系统构筑了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为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拓宽了新路径,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重要法治工具。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人民至上的执*理念。

基础力度:生态文化共进的联合推动力

民法典共7编条,总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入基本规定,并在重要分编有多个条款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这使得民法典既具有古朴民法典的传统风貌,又呈现生态文化的现代生机,体现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基础力度,展示出生态文化共进的联合推动力。这是中华 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体现。

今年8月15日,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提出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具体实践上升到法律层面的一种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也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