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侯与海鸟新材料类作文佳作展东坡竹

开学一个月,月考如约而至,某联盟联合百家高中学校的高二学生统一考试,其中语文试题的作文要求写一篇新材料作文,不料老师心中的小case竟然考出了大问题。

习惯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高二学生,在审题时就出现了很大偏差,相当一部分同学偏题,有的甚至离题万里,文章可谓惨不忍睹。

今特地整理优秀范文,以飨读者。

先来看试卷给的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前,有只海鸟飞落到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派人用车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设宴招待它。海鸟却眼睛发花,心情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结果阅卷发现,学生审题时,有看到海鸟“心情悲伤”,于是扣住“思乡”行文,有的看到海鸟三天后就死了”,结果写成了“要保护鸟类,维护生态平衡”。如此等等,得分皆在及格分36分以下。

一、材料解读

这篇寓言的深层寓意在于启发人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努力掌握事物的规律性,绝对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也不顾及工作对象和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否则,就如寓言故事中的鲁侯一样,就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

二、参考立意

1.把自己的爱好强加于人,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2.以己度人,有时是错误的。

3、主观臆断,往往导致事情失败。

4、呵护孩子成长不可“鲁侯养鸟”

5、违背规律,主观愿望再好,也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导致失败。

6.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可主观臆断,千篇一律。

三、优秀题目展示:

“己所欲,勿施于人”

“尊重客观规律,方能行稳致远”

“悲乐所至,万物有道”

“顺应自然,反对盲目”

“适合才是王道”

四、优秀作文

顺应自然,反对盲目

于闲潭云影看日光悠悠,于物转星移阅几度春秋。于客观规律顺应事发展,又何尝不是一种高昂的精神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若强制改变它,则会造成悲剧。所以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减少人为地强制改变。

诚然,将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转变为人类自身所需要的有利于发展自身。但是,这迟早会到发不可抗拒的悲惨。所以,我认为对于海鸟最后惨死的原因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是酿成悲剧的前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顺应自然又何尝不是一种至善呢?水木荣枯,人生兴替,江山更替,竹石消长,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不可逆的。但是往往有人想逆规律而满足自身的欲望,就比如一古人想要自己的庄稼长得快,以致于有了揠苗助长的可笑结局。这就表明我们要顺应自然,从而获得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若违背了自然规律,即使物质上能够弥补,精神上或者已经产生不可逆转事物的变化。

正如材料中“用车迎接””给它敬酒”“给它牛羊猪的肉”来使它高兴,物质不可谓不丰富,但海鸟精神上仍然悲伤。不符合规律的供养对海鸟来说,就好像被关进了金丝笼。“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善于借助规律办事,终得春和景明;君子适应自然而不盲从,终获波澜壮阔。

我们应顺应自然,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强调我们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可做与自然相抗衡的事。真正的发展从来都不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破坏自然事物固有规律的。它是我们总结多少代人深思熟虑认识到的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切合时代之脉搏,是时代之重心。

因此,顺应自然,是自然、社会乃至于全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盲目索求,违背规律,是悲剧产生的必然原因。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绝江河。以顺应自然为利足之马和破浪之舟楫,终获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您有好的题目或立意吗,敬请发表高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