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马克思助青年读懂新时代央广网

张建华工作室: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课。剪辑:綦智鹏年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联盟教学观摩活动暨张健华工作室启动会议。天津工业大学供图“从‘枸杞养生’,到‘佛系’,再到突然爆红的‘养蛙’,其实都是人们对负面情绪的一种输出和以‘放弃’姿势进行的自我保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不是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也应该多一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勇气。”“在上下求索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把‘佛系’当作一片树荫,暂时调整一下步伐,平静一下心情,然后,抖抖尘土,继续上路。”……近日,在天津工业大学邓鹏老师的思政课上,日语班孙佳琪、郝雨婷、蔡舒琪、王嘉琦四位学生的题为《“佛系青年”:你可以既追求风花雪月,又以天下为己任》的小组讲课“引爆”课堂。对于这样立意新颖、论据十足的学生讲课,“张健华工作室”的“80后”骨干教师邓鹏副教授赞不绝口,毫不掩饰地直呼:“听这个小组的讲课,是一种享受。”每次正式上课前,一个学生小组6分钟左右的主题讲课是邓鹏的思政课雷打不动的“惯例”,学生们可以标新立异、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地宣传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而这也成为天津工业大学推进思政课创新教学的生动实践,深受同学们喜爱。学生也要当“主角”“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亲和力有待提高”“教学流程比较粗糙,缺乏创新,对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重视不够”“教辅内容有待更新,用旧案例阐释新理论”……这些都曾是高校思政课长期面临的问题。知乎上有个话题,叫“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传统的思政课”。网友“燕戟命归人不还”表示,他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是,感觉有些思政课老师像是活在以前,用昨天的东西教育今天的人,但是从未考虑过现在和未来。纵观全国高校,思政课被冠以“枯燥”“无用”“没意义”等标签的并非孤例。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如何创新立德树人的形式,让高校“思政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天津工业大学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年2月,“张健华工作室”作为天津市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被授予牌匾,而这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的生动实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教研学训协同共建、骨干教师协同共生、学生分层协同共育、经验成果协同共享的理念,致力于建立“信息化”的适应理工科学生特点的“互联网+”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话语体系……“张健华工作室”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程、全方位育人寻找着新路径、新方法。“思政课不应该是老师的‘独角戏’,而要体现老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性。”邓鹏认为,思政课教学应当摒弃传统的应试思维,解决考试与学习错位的问题。坚持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理念,而课堂小组讲课的形式,能促使同学们相互赶超,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极大提升。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加强高校的思政工作”相关问题指出,树立正确的思政观,不能把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不能让思政课脱离学生具体的成长环境和过程拔高起来。设置情景教室,因材施教,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是张健华工作室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良好方式,比如“学院张素珊老师给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上思政课,以模拟新闻发布会形式展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邓鹏告诉记者,一堂思政课上,有人扮演新闻发言人,有人扮演记者,有人扮演摄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样的思政课课堂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够让学生运用政治理论知识对社会特点话题加以深入分析,反响热烈。“互联网+思政”立体化教学如今,“95后”是大学生群体的主力部队,同时,“00后”们今年将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