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28/5882589.html
年生态环境部“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中国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明确建立执法事项目录;强化现场检查计划制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建立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完善区域交叉检查制度等18项制度。
据了解,这18项制度落地实施的时间表已经确定,基本上为年6月底前或年底前。
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深刻影响,生态环境部要求积极服务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坚持环保执法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科学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关系。
《指导意见》将各地在疫情期间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强化非现场监管、打击恶意违法犯罪等差异化监管、智慧化监管的有益探索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提升,对如何科学统筹有限的执法资源、如何在减少对企业干扰的前提下提高执法效能、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等问题给出了明确回应,为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提出了明确思路、方向和具体制度指引。
在生态环境部的*策吹风会上,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满足新要求、适应新形势、总结新经验以及解决老问题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是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求环境执法服务“六保”“六稳”,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和行业协会,希望减少并规范现场检查,以及对企业激励帮扶措施的落实落地。
“《指导意见》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执法制度进行了系统和优化”,中国*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分析称,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部在环境执法上创立了很多执法手段和方法,此次《指导意见》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提出了18项具体制度,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使环境执法没有空白不留死角,达到明确责任、统筹资源、完善机制、提高效能、约束执法机关及其人员行为的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