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儿童教育十大热点关键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30313/13358721.html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悄然结束,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它记录下多个儿童教育和保护方面的“首次”:在“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上,婴幼儿照护服务首次被纳入主要发展指标;国家首次专门为家庭教育立法;首次针对儿童化妆品监管制定规范性文件……*策频发、监管落地,年极具里程碑意义。下面,我们一起盘点年中国儿童教育十大热点关键词,串起这一年国家和社会对于孩子成长的孜孜用心。

01三孩*策

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历来受到*和国家高度重视。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年7月,国家宣布实施“三孩*策”。

但一个现实是养育成本快速提高,成为当下家庭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对此,国家明确同步整体推出配套生育支持措施:要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部署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健全和发展托育服务体系;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同时推进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

02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儿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但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我国儿童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年)》,对儿童未来十年的发展,做出了详细规划。其中,对儿童教育给予了全面细致的指导意见:逐步推进学前教育全面普及,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并保持在90%以上;注重科学保教,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体系,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等。

03托育发展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奔向年远景目标的新起点。婴幼儿照护首次被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从年1.8个,发展至年4.5个,表明了国家对于托育服务建设的重视。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对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化水平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推进托育服务的发展,年5月,国家还决定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更是将托育这一强烈的群众需求提上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重点民生工作中。

04双减双增

●双减

近年来,繁冗、不合理的过重作业重担、校外培训负担,加剧了社会教育焦虑,严重对冲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从严审批、严禁资本化运作等举措,将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等思路推进“双减”工作。

此举维护了教育正常生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

●双增

为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双减”落实的同时也在推动“双增”,即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的同时,给学生腾出更多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这是一“增”。

另外一“增”,是在校外培训机构认定时把体育和美育培训列为非学科类培训,也就是说,学生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将增加。用“双减”带动体育、美育“双增”。这使兴趣变成刚需,促进孩子在运动场上强身,在美术世界里养性。

05家庭教育促进法

家庭教育是生命成长的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年10月,《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从此,“依法带娃”出现在教育观中。

此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同时,此法也是对“双减”*策的呼应:改变家庭成为学校课堂的延伸、家长成为学校教师助理的状况,让家庭教育回归本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06未成年人保护法

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年6月1日这天,国家送给所有未成年人一份礼物——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不仅细化了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还专门增设了“网络保护”的内容,加强监管防止沉迷,同时明确了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报告义务,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时,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该法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

07儿童友好城市

年10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开展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

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首先是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其次在丰富儿童文体服务供给、城市公共空间适童化改造及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方面,都要加强推进。同时,也要求引起对儿童安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