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秦朔朋友圈
今年有一部当之无愧的大剧《觉醒年代》,剧中有一位当之无愧的旗手陈独秀,他有一篇当之无愧的传世之作《敬告青年》,年9月1日刊于《新青年》杂志。陈独秀为什么要“涕泣陈词”写这篇文章?他说——
“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
新文化运动百多年后,我们今日当可告慰陈独秀先生:作为时代先觉者,您所希望的“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之局面,今天正在化为现实。
但觉醒永无止境,与时俱进。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 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新时代,需要新觉醒。
新时代,无论全球还是中国,都在直面一些同样的挑战,其要者有五:
1、可持续发展。具体是如何落实联合国在年通过的《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项目标。
2、环境。特别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3、社会。修正贫富两极分化,让贫弱孤老病残等单薄群体也能感到温暖。
4、市场。需要无形的手,也需要公平竞争和生态开放,让创新可持续,让活力永远在。
5、科技。科技如何造福人类,而不是造成人的异化。
近现代社会的价值创造主角是企业,是公司。国强民富,端赖企业、公司之创造。
然而,在新时代,企业也必须有新的视野和格局,单单强调“股东利益 化”已经不够。
年8月,家美国 公司CEO在商业圆桌会议(BusinessRoundtable)上联合签署了《公司宗旨宣言书》, 次没有出现“股东利益 化”或相似的字眼,而代之以“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所在社区,以及环境。
虽然宣言书很短,只有几百个字,但却被视为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因为此前,弗里德曼的“企业有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即为股东创造更大利润”的观点,根深蒂固。而宣言书 说,公司要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回顾人类的市场经济史,如德鲁克所说,“企业的目标在企业之外,在社会之中”,就此而言,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社会;但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真正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价值角度去定义企业存在的目的,审视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把对社会价值的洞察纳入企业的价值观和长期战略视野,并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这样的企业还非常稀少。
4月19日,腾讯公司通过致员工信的方式,正式宣布公司战略升级,以“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公司的大战略。首期将投入亿元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对包括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公众应急、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展开探索。
一家中国市值 、用户最多的公司,旗帜鲜明地把“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战略目标,并进行系统化、制度化的安排,这是中国公司社会价值演进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腾讯继年拥抱产业互联网、年发布“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之后,在公司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果断的行动。
马化腾,那个10岁时就想当天文学家、喜欢通过天文望远镜远看太空的追梦少年,在五十而知天命之年,代表腾讯,清晰说出了整个组织的新价值理念——
“当一家企业越往上生长,越需要把创造社会价值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
“以科技向善为使命,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探索高质量、可持续的实现路径,共享社会价值、增进社会福祉,并以此为组织发展的首要目标。”
“不管公司的业务是服务于用户还是客户,都需以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为方向,以创造更大的社会福祉为目标。所有核心业务都应当把这样的理念融入发展规划中,从而打开格局,持续创新,科技向善。”
“持续呼应国家与时代的需要,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共生、共荣。”
这是腾讯的一个重要时刻,是马化腾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也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重要时刻。他们听到了时代的呼唤,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天职(calling)。
我之所以对腾讯的战略升级有如此评价,是基于长期对公司社会价值的研究。
我在博士论文《公司社会价值的量化评估》中是这样定义的——
“公司的社会价值,是指公司为了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美好未来,通过创新的生产技术、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式,所实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贡献;是公司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总体贡献。”
这一定义中有“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等关键词,看到腾讯提出“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心有戚戚,觉得终于在如此体量的中国公司中,找到了一个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标杆。
一个公司能有这样的认识,并不容易。
因为一般人理解的公司社会价值,多是指公司在经济价值(如股东价值)之外多出来的那部分价值(如捐助慈善)。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9号)第八十七条规定:“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提升经营业绩、保障股东利益的同时,应当在社区福利、救灾助困、公益事业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显然也是将社会责任更多地和“社区福利、救灾助困、公益事业”等关联在一起。
而腾讯的致员工信表明,腾讯理解的公司社会价值,是组织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所有核心业务都要秉持的基础理念,也是公司朝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指向。
|早在年就已投入使用的深圳滨海大厦,通过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来降低碳排放,使其成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典范。
向善而行,融善于行,以创新方式,求尽善之道,这是腾讯的社会价值观。可以说,社会价值将成为腾讯度量自身一切行为的根本遵循。
腾讯此举,与当下的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紧紧相连,也与中国文化中的义利观一脉相承。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义利是基本的价值范畴与经济伦理。《中庸》中说,“义者,宜也”“事之所宜也”,代表的是“应当如此”的道德原则;利者,“人之用曰利”,指的是物质的、经济的利益。中国文化讲求义利一体,义利并举,反对见利忘义,为利害义。
腾讯此举,也与现代商业文明中追求doinggood与doingwell的合一,完全吻合。
年7月,受美国《财富》杂志委托,调查机构NPStrategy对名美国成年人做了一项调查。72%的受访者认为,上市公司在专注于为股东和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应该“以使命为导向”;64%的认为,公司的首要目标不仅仅是“为股东赚钱”,还应该包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调查还显示,在25岁至44岁的受访者中,压倒性地赞同“CEO们应该在公共问题上采取立场”,80%的人表示他们希望为“有担当的公司”工作。这表明,越是年轻的员工,对于公司担当公共价值越是认同。
综上,腾讯的“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确可视为中国公司的一次新觉醒,一次有重要意义的觉醒。
从商业文明史来看,公司对社会责任、社会价值的探寻,大致有四个方向:
1、树立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CSR)。即意识到公司在促进股东利益、追求利润 化的同时,负有采取措施保护和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
有学者认为CSR始于18世纪末期,英国消费者抵制使用奴隶来生产蔗糖的东印度公司。也有学者认为,CSR始于美国对“镀金时代”(南北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的反思与纠偏,特别是西奥多·罗斯福年就任总统后的8年中,坚持“公众、公众、公众”的理念,推动了一场进步主义运动,其中针对商界的具体措施包括:寻求工商业的道德重建,恢复自由竞争,反对托拉斯,对企业设立公益慈善基金会给予免费支持,等等。
从学术角度首次提出CSR的概念,是英国学者奥利佛·谢尔登(OliverSheldon)。他在出版的《管理的哲学》一书中提出,“ 不是建筑在公司的损益表上面,而是建在每个人尽责之上”。
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全球议题。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社会责任标准指南》,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7项原则包括:担当责任、透明公开、重视伦理、尊重相关方利益、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规范和尊重人权;7大主题包括:治理结构、人权保障、劳工实践、环境保护、公平运营、消费者保护、社区发展。
在中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接受*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国务院国资委从、年开始部署央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目前已实现了全覆盖。
2、建立社会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等原则。
传统的投资只看重财务回报,20世纪60、70年代接连发生的工业灾害、核电站泄漏、油轮泄油以及环境污染,促使越来越多投资者特别是长青资金背后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把社会责任纳入投资决策之中。如基于社会、道德考量,通过负面筛选避开“臭名昭著”的行业(如烟草、*博);和公司管理层积极对话,对涉及“血汗工厂”等情况和管理层一起寻求解决方法,等等。
在社会责任投资之后兴起的影响力投资,是一种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投资方式。如选择以社会和环境影响为优先,接受从低于市场回报率到仅仅收回投资本金之间的不同程度的经济回报。如果说社会责任投资的常见形式是负面筛选,影响力投资则是主动行善,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达成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既定目标。
ESG投资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是目前全球在可持续发展金融与投资领域, 影响和主流的投资方式,被养老金、共同基金、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广泛认可。
国际很多研究表明,在境外市场上市公司中,ESG高评分组相对于低评分组,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率以及股利水平。从国内市场看,基于年以来中证ESG评价数据,将沪深和中证样本股分成三组,显示相比低评分组,ESG高评分组不仅在当期,而且在未来一年的资产收益率和股息率水平都更高,说明ESG评分较高的公司具有更高且更持续的盈利能力以及更强的分红意愿,也充分揭示了ESG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改善机制。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明确了绿色、低碳的经济转型升级方向,中国证监会也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