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发布,全球碳排放

作者:廖海彬

绿色要闻

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系统正式启用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启用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系统。

该系统采用3S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了综合信息化、覆盖全面化、高效便捷化、协同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系统,支持便捷、高效、规范的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数据下发、逐级核查填报、抽样巡查、专项督察等全过程监管链条以及人类活动信息的台账化管理维护与多维展示分析。

点评:随着该系统的正式启用,可增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现代化、科技化和精细化水平,切实履行好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职责。

川渝两地联手维护长江上游水环境安全

5月1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水利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水利局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并签署相关协议,共同维护长江上游水环境安全。

此外,还明确建立联席会议、会商预警、协同拦污控污、污染信息通报、联合监测、污染协同处置及信息发布、损害赔偿、基础保障等8个方面的机制。

点评:此次签订的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标志着川渝两地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得到进一步深化。

年河南解决7万余人饮水困难问题

5月19日,河南省人民*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年,河南在汛期共发送气象预警信息2.33亿人次、山洪预警短信8.8万条,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同时适时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组织应急调水、送水,解决了7万余人饮水困难。全年共实现防洪减灾效益8.1亿元、抗旱减灾效益63亿元。

点评: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下,省水利厅、应急厅等部门密切合作,在防汛抗旱会商、应急抢险演练、应急预案响应等方面协同发力,圆满完成了年防汛抗旱任务。

山西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日前,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该法规是全国首部专门聚焦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自年6月1日起施行。

《规定》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劝阻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并可以通过拨打举报电话、向举报平台发送照片、视频等方式进行举报。查实举报情况的,可以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并保护其身份信息安全。

点评:随地吐痰陋习由来已久,人们对此深恶痛绝,却又屡禁不止。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危害,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