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各项管理计划

中科公益爱心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80504/6213655.html

1.1进度管理计划

施工现场的场地平整、场内交通道路、水、电等施工准备工作在1天内形成并投入使用;建立供水系统、场地内桩位测放、机组安装调试等振冲桩施工前的辅助准备工作1天内完成。计划安排1个机组进行施工,计划施工工期为8天。

1.1.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1.2周边环境协调措施

1.1.3赶工措施

当土方回填施工受到影响而使预定工期延后时,应迅速协调各部门利用下班时间赶工,并制定合理的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1.2质量管理计划

制定质量工作计划、编制实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指导、协调、监督及质量检查,有质量否决权;组织工程的检查、验收、签证和主持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1.2.1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1.2.2确定质量控制点

1.2.3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1.2.4质量保证措施

1.2.4.1组织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对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加强质量意识、质量目标的教育宣传,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围绕质量工作目标,形成科学的网络化管理模式,落实管理结构和职责,并层层分解到各个施工环节及日常工作实务管理中去。

1.2.4.2技术保证措施

本工程的基本技术要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版本的标准规范、法规和本合同文件内规定的工程规范、施工图纸、技术要求及有关说明。按合同图纸,施工总说明,技术要求,图纸交底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国家现行的(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作好自检工作,确保为优良工程。

1.2.4.3经济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的正常运营,我公司将确保本工程施工所需资金能按时到位。

1.3安全管理计划

1.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分解目标

在施工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重点落实国务院、建设部、榆林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实现“杜绝因工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指标之内”的安全目标,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促生产。

1.3.2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职责和权限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行级级控制、层层负责,将各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以下为体系人员组成及其职责:

1)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该项目的施工安全全面负责。

2)项目副经理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制度,对安全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3)项目总工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核,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4)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本项目各项安全措施的制订、监督和检查落实。

5)各作业队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6)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成立安全岗位监督岗,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1.3.3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

1.3.4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

1.3.5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现场设立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各类安全生产标语、警示牌齐全醒目。建立安全管理各项台帐,并明确反映安全管理现状。

2)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及保护设施,不得任意拆除、随意挪动各种防护设施、警告牌和安全标志等,并进行定期检查。

3)作业区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4)土方开挖后,按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在基坑的周围搭设安全保护栏杆,避免人员跌落。

5)保证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夜间应设照明,张挂红灯,划定安全通道,加强值班巡逻。

1.3.6安全保证措施

1)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施工期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施工安全教育;将日常性的安全检查作为落实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的手段,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按照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权、责、利、奖、罚分明,真正做到“专管成线,群管成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制定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在各个层次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实行安全抵押金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问题(事故)报告制度。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现场总监理工程师、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为第一报告人,一旦施工现场出现突发事件或重大安全事故,第一报告人须在1小时内上报业主和所属公司。

2)现场管理: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参与施工的电工、翻斗车等机械司机必须是自由职工或者长期合同工,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督,每日施工前结合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提出具体安全注意事项,跟踪落实,并做好活动记录;施工现场必须设立足够的安全标志、安全教育宣传画、各类报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安全生产标语和警示牌必须设在醒目的位置;各类洞口、基坑边和楼梯扶手处必须正确设立有效的安全防护栏杆并定期检查,未经安全确认不得随意拆除防护措施;夜间施工时必须保证道路畅通、照明强度足够,危险区域张挂警示灯,划定安全通道并加强夜间巡逻;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必须按规范假设,电线必须采用绝缘线,不得凌空成束架设和沿地面明设,施工机械和人员均应和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打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场内所有电闸箱内的设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整,选型和定值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必须统一式样和配制,箱体统一刷橘*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系统,在接零和接地保护的同时,必须设置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3)施工机械管理:挖土机械作业前应查明地上、地下管线和建筑物情况,不得在距现有地下管线、通信电缆及煤、气等管道周围2m以内作业,机械作业时应避开沟槽不小于1.5m的安全距离,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时,应采取降低车速等方法确保安全。装载机和挖掘机工作时,工作半径内不得有任何人员和车辆活动,严禁人员站在挖斗内和挖斗下方,司机离开机械时,必须将铲斗落地并且关闭发动机,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相关机械。运土车辆行驶道路必须平整,转弯处应设置醒目标志提醒路人,路况不明时不得运输。所有施工机械必须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检查维修,严禁受损坏车辆施工。

1.4环境管理计划

1.4.1环境管理目标

1.4.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环境管理职责和权限

1.4.3辨识重大环境因素

1.4.4环境保护资源配置计划

1.4.5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我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榆林市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榆林市人民*府发布的各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中关于建设工程工地环境管理的各项措施和具体要求。环境管理由项目执行经理全面组织协调,确定各类重大环境因素,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落实具体的执行部门和人员,制定检查和监管制度,确保环境管理。

1.4.6施工环境保证措施

1)严格控制扬尘量,防止对大气的污染。所有土堆、材料采取绿化、覆盖的措施,施工中可能产生粉尘污染的工序,采取喷水、隔离等降尘措施;土方运输车辆必须经过拍槽和覆盖措施方可上路,保证路面平整,防止灰土洒出;安排清扫道路的工人和车辆,将现场出入口及路面遗洒的灰尘清扫干净。

2)防止对水的污染。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以及降水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和集聚区域,设置沉淀池,将污水沉淀后方可排入厂区,严防施工污水流出施工区域污染周边环境和水域。

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尽量选取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械,尽可能的改善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从污染源降低噪音;严格按照白天、夜间施工噪音控制标准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现场人员严禁大声喧哗,夜间施工时汽车应由灯光信号指示,严禁打喇叭,产生噪音较大的施工工序不得在夜间施工;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现场人员环保意识,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1.5资源节约管理计划

1.5.1资源节约管理目标

1.5.2资源节约管理组织和职责、权限

1.5.3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

1.5.4资源节约管理规章制度

1)加强资源使用控制和管理,制定详细合理的资源利用计划,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节约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2)水、电及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使用时制定完善的监管体系,保证水不乱流、电不空转、人和机械不闲置。

3)对水和其他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做到妥善处理、保存。

1.5.5资源节约保证措施

1)土方回填时为了抑制扬尘而使用的水,尽量使用二次利用的生活、施工废水。回填时为了保证含水率而添洒的水,尽量使用经过沉淀的施工、生活废水。

2)夜间施工而使用的照明灯具,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理的布置地点,尽量架设较少数量的照明灯。其他使用电的器械,在不使用时必须关上电源,不得空转。

3)在水池、水管和用电箱及其他原材料堆放区域布设明显的“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其他节约标语,加强资源节约的教育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