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因环境违法被环保部门罚了数百万元,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却“知情不报”,甚至给出相反的说法。更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出现这种问题的并不是民营小公司,而是首钢、宝钢、河钢这些钢铁业巨头们。
近日,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江南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A股35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年报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包括首钢股份(,SZ)、宝钢股份(,SZ)、河钢股份(,SZ)等大型钢企在内的20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显著缺陷。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摄图网)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交流中,多家上市钢企的人士表示,报告涉及的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交易所等监管部门的注意,并要求相关上市公司进行说明,有关信息未作披露源于内部沟通不畅、各级部门要求不同等因素。
不过,在参与该次调研报告制作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看来,多数企业没有能够有效地做出回应,未进行披露的不乏一些违规比较严重、罚款金额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情况,罚款则是风险构成的一个小的部分,“它反映的是这家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埋下一些地雷”。
环境违法“知情不报”,多家龙头钢企“中招”
从时间轴来看,4月25日是安阳钢铁(,SH)发布年年报的日子。但在这份财报发出3个多月后,安阳钢铁于8月15日对这份财报进行了一次修订。
“是有这么一个情况,上交所要求我们补充了一个更正公告。”8月20日下午,安阳钢铁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该人士所称的情况,源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江南依据“蔚蓝地图”数据库所做的一份调研报告。
在年年报最新版本中,安阳钢铁新增了3条环保处罚信息。其中,处罚主体均为安阳钢铁,处罚机关均为安阳市环境保护局,处罚时间则是在年9月、10月,涉及罚款金额共计万元。
在4月25日发布的年财报版本中,安阳钢铁并未披露该情况。在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超标排放情况”一栏,安阳钢铁均填写了“无”,并明确表示:“生产经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全年无环境违法事件;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而在8月15日的修订版中,安阳钢铁将上述表述进行了修改:全年无重大环境违法事件,共3起环保处罚事件均未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重大人员伤亡或恶劣社会影响,均已整改完毕。
图片来源: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绿色江南的报告截图
“有机构给我们发了邮件,又和环境部门沟通了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