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编者按:中国绿发会典赞系列科研科普人物推荐人蒋高明教授,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山东省人民*府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联合国大学干旱区问题咨询专家、《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生态学报》、《生命世界》、《首都食品与医药》编委,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等。
一直以来,蒋教授深耕于植物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在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中首次提出自然恢复观点,并在实践中大面积应用;是以生态学为指导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发起人之一。
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15年研发,成功开创了“六不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在全国推广69家基地56万亩。在科研之余,长期从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态农业、生态恢复有关科普知识传播与科普讲座,发表科普作品余篇(部),举办科普讲座多场,受众5万多人。
按/Cherry审/Tammy
蒋高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模式创新先行者
蒋高明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针对农村环境污染、农民增产不增收、食物链污染等现实问题,他带领团队寻找在源头治理的一揽子方案。自年以来,他们摒弃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转基因种子6项不可持续技术,利用有机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模式(首创),种养结合,实现元素循环与能量流动,成功将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吨粮田,生产出丰富的纯正的有机食品。围绕生态农业研究与应用,发表学术论文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17项;围绕其科学发现,发表科普文章篇,讲座多场。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生态农业强加上“减产”、“绝产”,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等不实之词,经过蒋高明课题组15年生态农业实践,生态农业乃至有机农业粮食并不减产,而是高产。弘毅生态农场的主要作物产量都达到了高产的水平,冬小麦、夏玉米、大豆、花生和苹果的产量都超过了农场所在地临沂市和山东省的平均产量,其中冬小麦高43-45%,夏玉米高53-61%,大豆高12-16%,花生高29-36%,苹果高23-3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蒋高明团队在完全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激素基础上,实现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已经自年开始连续6年实现吨良田(每亩周年产量超过1吨),这充分显示了生态农业的强大生产力。其终端产品监测不出农残,基本实现了“零农残”,送检的样品包括面粉、大米、大豆、苹果、韭菜、枸杞、金银花、白菜、生姜、牛肉、猪肉等等。
秸秆禁烧是*府非常重视也是很头疼的难题,如今蒋高明团队已经找到了现实可操作的途径,技术路线非常清晰。自年成立以来,弘毅生态农场连续第15个年头加工青贮饲料,其粗饲料消耗量也从最初的几十吨到目前的1吨以上。以玉米小麦周年计算,在现有有机价格低位计算,约获得吨有机粮食,实现价值万元,再加上肉牛等效益,总效益可达万元以上。这些效益大部分被周边的农民所分享,是典型的变废为宝。亩有机耕地还田的牛粪,相当于停用化肥60吨,减少农药公斤农药,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蒋高明教授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高效的环保产业,更是 的公益产业,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出路,尤其在栽培与驯化物种多样性传承方面有重要意义。生态农业不仅从源头降低乃至杜绝了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人工合成激素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耕地固碳。蒋高明带领的课题组经过十年实践,证明有机农业模式可将农业碳由净排放(源)逆转为碳吸收(库),固碳潜力达11.5吨CO2当量/公顷/年。
蒋高明团队已带动农场所在地蒋家庄村10户农民,开展秸秆养牛头,最多的一户养牛头;带动蒋家庄以及周围村、乡镇等发展林下养鸡00只;成立了平邑县乡土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有机粮食亩;带动蒋家庄建设户用沼气户;带动蒋家庄村容整治街道米。目前弘毅生态农场消费会员(家庭)达人(户),随着产品在全国销量不断增多,蒋家庄一些在外务工人员开始回乡种田,加盟弘毅农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弘毅生态农场的经济效益也吸引到了许多企业的加盟,过去15年间,弘毅生态农场技术推广农场(基地)近69家,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浙江、江西、贵州、甘肃等省市自治区,累计面积达56万亩。
在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蒋高明教授非常重视科普宣传工作,并身体力行举办科普讲座,介绍他们的科学发现。先后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环境报、 财经日报、农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香港大公报,今日中国(ChinaToday)、中外对话(ChinaDialogue)、大学网、互动百科网、搜狐网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科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农业部、科技部、环保部、山东省科技厅、农业厅、国务院参事室等多次组织专家现场考察指导;许多高校或科研部门,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人员也多次与蒋高明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基于生态农场所提出的*策建议,多次被中办、国办采纳,并多次获*、 和山东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蒋高明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模式,不仅受到了国内民众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729.html